如何調伏自心

此次所傳授的極密普巴金剛,是源自於惹那林巴仁波切所傳承的法;目前人們對於修學佛法可分為兩方面,一是認為應了解佛法的真諦與精髓,一則認為這是十分很難達到的。由於目前已進入二十一世紀,所有科技及資訊傳播十分迅速,經由電腦技術運用,當心情不好時,相信許多人都會將心思轉向網路,為讓自己變得快樂些。

儘管電腦科技如此發達,但是真正能讓自己得到快樂的還是佛法,而佛法則必須從內心而修,因為佛法主要就是為了調伏自己的心,特別是指密咒乘而言,當初佛陀於初轉法輪時,開示<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因此無論做任何事或參與任何佛法活動,都必須以調伏內心為主,才能符合佛陀所開示之義理。

所謂調伏自心,並非只是對於佛法僧生起信心,而是隨時觀照自己的內心,無論對於生活或工作都能以歡喜心面對,如此也將影響家庭,因為如果無法照顧好自己的心,就會造成家人之間的爭吵與不安,要是每個人都能調伏情緒,就能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與言行舉止,而能帶來家庭的和諧與幸福。

佛陀所開示的佛法,指出”輪迴過患”,從世間發生的種種現象,也證實輪迴的苦相,也因此而感受到許多事都無法如願,這也像是海上的浪花一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對於無所停歇的苦受時,如果是以消極頹廢的態度面對,那麼到了生命的盡頭時,也就無法安然地面對死亡;更有甚者,有些人因無法面對痛苦而選擇自殺,這是由於苦的力量凌駕於內心之上,以至於採取自我了斷的手段;相反的,如果自己有勇氣面對痛苦,就會想辦法解除痛苦的處境,讓心轉向安樂的境界。

 

如何得到加持力

當人們面對痛苦時,如果不去思考如何突破現狀,而只是沉溺在擔憂痛苦的情緒之中,只會苦上加苦,不但無法讓工作事業有所進展,對於人際關係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使得自己越來越沮喪;因此,如果能思維佛法所開示的,此生能生而為人,乃是具備十八暇滿的條件。

尤其人之所以有別於其他動物,最重要的是能以意識控制自己的行為,比方當想達成某個目的,需要三個步驟,然而你可更加仔細地規劃五個步驟來完成;同樣的,需要五個步驟才能完成的事,你也可以比別人更加積極、努力的完成;如此就能更加圓滿而有效率的完成事情。

由此可知,人們的身口意行為,足以影響整的世界的趨勢與方向,因為無論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淪,都是源自於人心;因此我們應明白如何運用自己珍貴的人身,如果能不斷向上提升,未來就有機會證得佛果;而若是向下沉淪,就會下墮至三惡道受無窮無盡地之苦,這一切都取決於自己心念,所產生善惡行為之果報。

對於目前的經濟不景氣,許多人的生活事業因而受到影響,當面對如此艱難時機,應要讓自己的心充滿戰鬥力,就像一輛充滿電力、加滿油、馬力十足的汽車,把眼前的境界,當成是一個關鍵時刻,若能保持如此積極進取之心,就能讓問題迎刃而解、以蓄勢待發,否則如果頹廢不振,即便機會來臨了,本身條件也無法配合。

有些人或許認為只要請求上師修法加持或灌頂,就可以解除困境,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因為自己平時身口意所造的諸惡業,與眾生身口意所形成共業的果報,就像從一片烏雲結集成烏雲密布般地遮住陽光,並非陽光不見了,而是被烏雲遮蔽之故。

這就是為何無法單靠修法,就能左右世界時局變化的原因,因為本身雖也修法、持咒,但由於平日之心念與行為,處於不善的時間較多、或是只以自己的習性處事,修行的力量就會很薄弱,加持力也就無法進入內心之中;希望大家今後除了參加法會之外,也能用佛法調伏自己的內心,不斷精進用功,讓自己的心越來越與佛法相應,而得到全然的加持力 。

人們於修行過程中,特別是當修行即將成就之時,必定會出現障礙;就像過去佛陀於菩提迦耶金剛座下於成佛之際,魔王也想盡辦法加以障礙,當時世尊若是受到魔擾,今天也就沒有如此殊勝的佛法可以聽聞學習了。

可見得即便是世尊,於成佛之際都還會受到魔擾,何況一般凡夫,平時的心念就受著五毒煩惱所干擾,經常感到事事無法順心如意,可見當本身的心念及行為,處於惡多善少的情況之下,如何能期待只念幾句六字大明咒,就能讓美夢成真呢?因此應學習佛陀降魔的精神,無論對於修行或工作事業,都須調伏內心的五毒,才不會被逆境違緣所打敗。

關於大家所面臨的種種障礙,今天所要灌頂的本尊,即是迴遮障礙特別有力量的<普巴金剛>,不僅可幫助行者解除修行中的障礙,亦可幫助世間人淨除於工作事業之中斷違緣及橫逆。因為密咒乘中具備許多方便善巧的法門,不同的本尊修法,能針對眾生不同需求而予以救護;好比希望身體健康即可修藥師佛,若想求得財富則可修財神法,而若想讓頭腦清楚有智慧,便可修文殊菩薩等等。

因此修學密咒乘教法之弟子,一定要存有信心及恭敬心,特別是對於淨除障礙的<普巴金剛>,更要懷著一顆恭敬虔誠之信心,精進用功地實修相關法門,相信必能圓滿所願。

於灌頂之前,請大家發菩提心,思維五種圓滿之觀想,由於人們心念無時無刻不受到分別妄想所支使,有時生起善的分別念、有時生起不善的分別念,形成種種不善業,有時則處於無記狀態之中,因此必須防範未然地捨棄不善念;若能清楚自己的起心動念,當生起不善之分別念時,就要立刻加以捨棄,以免將來受到不善的果報,同時也應將無記(如平常逛街、遛狗等非善非惡的行為)轉為多行善事,才能讓善業的力量得以增長。

此外,對於善的分別念,最重要的是能生起及延續善念,隨時保持信心、慈心與悲心,如此不但現世能得到安樂,未來世也能成就佛果;就像今天到此參加灌頂,若能以菩提心為動機,為了利益以及希望眾生將來也都能成就佛道,即便只是念一句六字大明咒、或只點一盞油燈,那麼如母虛空眾生的數量有多少,你所得到的功德就有多大。

 
 

 

 

 

 

 

 

 

 

 

 

 

 

 

 

 
   

 

 

 

 

 

 

 

 

 

 

 

 

 

 

 

 

 

 

 

 

 

 

 

 

 

 

 

 

 

 

 

 

 

 

 

 

 

 

 

 

 

 

 

 

 

 

 

 

 

 

 

 

 

 

 

 

 

 

 

 

 

 

 

 

 

 

 

 

 

 

 

 

 

 

 

 

 

 

 

 

 

 

 

 

 

 

 

 

 

 
 
 

認識蔣康秋祖白玉南卓林寺年度活動記實文化出版著作佛行事業展業影音專區 ENGLISH